清朝一职位低贱却人人羡慕,每三年更换一次,卸任者都富得流油 每日快播

2023-04-25 10:27:52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引言

在道光年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库银亏空事件,在《清史稿》中也有记载:"二十三年,银库亏空九百万两事发,追论管库、查库诸臣。"追查到后面才得知,这件事是由于库兵分赃不匀所捅出的。

清朝时期,特别是中晚期,出入于国库的库兵,是一个职位低贱却非常惹人羡慕的职业。难道是因为当库兵就可以随意拿到库中的银钱吗?当然不是,实际上清朝对于银库有着极其严格的防范保护措施。银库的最高负责人是管库大臣,一般是由户部侍郎兼任。在管库大臣之下就是管库郎中,再往下就是库书若干和库兵十二人,库书也就是办理文书相关工作的官吏,这里的库兵就是指在银库中负责各种琐事杂物的兵吏。


(相关资料图)

▲清朝银库场景还原

01

要想当上库兵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很过硬的关系,还要花钱走后门。而且花费巨大,需要大约五六千两白银。这个数字对于清朝时的普通人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什么当一个小小的库房兵丁需要花费如此巨额呢?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不管是库管大臣还是库管郎中,或者是库书,他们都不能直接进入库房。只有库兵可以进入库房,直接接触到库存白银。对于这些库兵,为了防止他们偷到库银,当然也有一整套严格的措施。库兵在进入库房时,必须脱去全身衣物。然后换上专门用于工作的服装,出门前也要脱去工作服,全身赤裸接受检查。检查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光着身子跨过板凳,然后两手向上一拍,口中大喊一声"出来"即可。这一系列行为就是为了表明库兵在腋下、嘴里、手中、腿间都没有夹带银子。

▲清代库兵旧照

02

然而库兵的大部分收入并不是来自于俸禄,依旧得靠从银库里带出来的银子。据说库兵们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谷道藏银",所谓"谷道"就是指直肠。要从库房里带东西出来很难,但是要带东西进去,却没有那么的严格。

所以库兵们会设法带一些猪油网进去,库兵会用这种猪油网将银锭卷好以后塞进直肠。听起来如同酷刑,但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库兵 却是经过专门的练习,而且据说他们还会服用一种药物,让骨骼放松,更容易将银锭塞入。据说用这种方法,一名库兵一次能携带80两左右的白银。

▲库银照片

在库房外面有一个小房间,名义上是用作库兵们休息所用,但实际上库兵们却会以休息为名义,将带出的白银暂存于此。不过这种方法却有时间限制,一般白银只能在体内暂藏半小时左右,而且这种方法对人体损伤极大。尽管如此,巨额利润依然让他们趋之若鹜。清朝的库兵差不多每三年就要换一次,卸任者都富得流油。因而每到轮换时,想要争着去当库兵的大有人在。

在冬季的时候,库兵还有另外一个方法携带银子出库房。这个办法就是采用茶壶。库兵将银锭放入茶壶内,然后加入水。将之放置于室外,很快连水带银锭都会冻住,出库房时打开壶盖往下倒,自然是倒不出东西来的。

▲看守库银的官兵

03

那么库兵带出来的这些银子,全部都被他们私吞了吗?当然不可能,实际上库兵的这些伎俩,不管是库书还是管库郎中,乃至于管库大臣,心中都了如明镜。库兵能够将银子带出,而且肆无忌惮地大量带出,只有一个原因--上面有人。库兵带出的银子,大部分都没有落入他们自己口袋,然而即便如此,许多中低层的官员收入也赶不上一名库兵。

到了清朝中晚期,满清朝廷的腐败越来越明显,清朝户部纸面上的银子数量越来越虚假。《清史稿》记载,黄爵滋曾经就此上书:"为御史时,稽察户部银库,尝疏言库丁轻收亏帑之弊。"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当时户部的账目上有库存1000多万两白银。但当时由于库兵分赃不均而相互告密,此事也传到了道光皇帝那里。道光皇帝大为震惊,让刑部尚书前往盘查。结果,账面上的1000多万两白银实际上只有100万两。高达900多万两银子不翼而飞,这差不多是当时国库一年收入的1/4。

▲道光皇帝剧照

这900多万两白银全部都是被库兵偷盗而出吗?那倒也未必,很多白银入库仅仅是在纸面上入了库房,其实早早已被官员挪用。不管道光皇帝再怎么大发雷霆,这些亏空最终也没能全部补上,只抓住了几名毫无用处的库兵。

结语

《韩非子·喻老》有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光是财政上的衰落,其实不足以让清朝覆灭。库银亏空、军事落后这些都只是表象,造成这些事件的腐朽制度才真正是清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后世许多史学家都认为,清朝虽然是自道光帝开始走向衰落,但其实在乾隆后期就已经出现了征兆。

参考资料:

《清史稿》

《韩非子·喻老》

关键词:

上一篇:【天天新要闻】水泥企业塔牌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大增三倍,复苏之路仍艰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