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岁月在大地上的雕刻,洇然成千古绝唱 每日视点

2023-06-02 16:49:04来源:环球网

“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位于民族文化浓郁而美丽的哈尼小镇,距县城南沙45千米,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是元阳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相关资料图)

2013年,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哈尼梯田被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值此红河哈尼梯田申遗10周年之际,红河州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保护非遗系列活动。

5月30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红河州元阳县多依树梯田,召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上梯田 梦想红河专场新闻发布会。同时,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了“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联动采访活动,将沿着徐霞客的足迹,去分享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发布会后,由央媒、省媒和地方融媒体中心组成的采访团,到达元阳哈尼梯田历史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哈尼梯田这件由岁月在大地上的雕刻、洇染成千古绝唱的过程——

5月底,元阳午后的气温已经飙升到差不多40°;但博物馆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遥远的哈尼族的历史记忆和乡愁,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远古的年代。

三大河流水系,奠定哈尼族的水源基础

“要种梯田在山下,要生娃娃在山腰,要祭寨神在山头。”哈尼族的这些古训,是世代哈尼人所遵循的生产生活和行为准则。

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哈尼族的吉祥物一一白鹇乌。白鹇鸟象征哈尼人的聪睿和善良,哈尼人信奉白鹇鸟,白鹇鸟保佑哈尼人,人与鸟相伴,鸟与人相随,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博物馆在结构上采用的设计理念,是吸收哈尼人梯田开凿的智慧,依山就势,呈阶梯状,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将建设融入大地,成为大地雕塑的一部分。以梯田形态灵活布局,使之与场地环境相融合,成为具有展示梯田文化遗产价值的公共文化设施。

哀牢山属云岭南支余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是滇中高原与横断山系南段带状山脉的分界线,也是云南高原东西地貌的分界线。

哀牢山中部较高、南北两侧较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高谷深无平川坝子,这产生了以山地梯田为主的特殊农业耕种方式。哀牢山中、南段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雾潮湿及立体气候显著的气候特征。

因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气候条件差异明显。中高山区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海拔低的河谷低地为干热或湿热河谷季风气候。地下水的常年出水率可达 60 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形成哀牢山中南段区域密如蛛网的元江、藤条江和李仙江三大河流水系,为哈尼族及其梯田文化的肇始和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水源基础。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哈尼人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探索出的独特土地利用方式,不仅科学有效且兼顾了生态和环保。

博物馆的展品可分为四个类型,其中农耕用具是梯田稻作的代表;猎枪、弩机、火药筒等狩猎工具和森林关系密切;鱼篓等物品可和水系相关联;砖模、陶器等物品代表着可使人们安居的村寨。

漫长迁徙途中,形成哈尼族的农耕文化

哈尼族现在云南省境内的总人口约160余万人,此外,还有40余万哈尼族人居住于老挝、越南、泰国北部山区和缅甸东南部等地,称“阿卡”人。

哈尼族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红河和澜沧江、哀牢山和无量山一带的山区。其中,红河州的元阳、红河、绿春县的哈尼族人口密度最高、人数最多。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其民族史诗、宗教经典、家系族谱等全靠“莫批”传承,由专人负责记忆与口头传诵。

根据元江流域和哀牢山区出土的文物可知,在新石器时期生活于此地的人们已用石斧、石锛等工具进行耕作。通过元江崖画对这一劳作场景的生动记录,人们可对先人的生活窥见一斑。

哈尼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使用过的工具和器物,有石斧、石锛、铜斧、铜矛、小陶壶等。哈尼族长期以来使用的生活用具,大多为竹编和木质,如竹饭桌、酸菜盆、灶等。

根据哈尼族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记载,哈尼族先人最早居住在有高山、草原、大河的“虎尼虎那”地区,穴居,以采集、狩猎为生。随着人口增多、食物减少,哈尼人开始南迁至什虽湖。

在什虽湖边,哈尼人开始发展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在“嘎鲁嘎则”,哈尼族先人遇到了“阿撮人”,并从“阿撮人”那里习得了编织技术。

“惹罗普楚”位于在山梁上的凹地,湿润多雨,周围长满原始森林,并有大量蘑菇。这是哈尼族先人第一处安寨定居、大规模开发田地的地方,是哈尼族由狩猎采集原始农业向定居地精耕农业的转换。随着聚落规模发展,后迁入广阔平原“诺玛阿美”。

哈尼先人在“诺玛阿美”,已经可以收获红米和白棉,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在此繁衍几代后,被当地腊伯人欺辱,损失大量人口,逃亡至“谷哈密查”。

在“谷哈密查”停留近百年后,哈尼族先人南下至开南(景东)、新平、威远(镇沅)、景谷和建水、石屏、蒙自,约在隋唐时期进一步南迁现今哈尼族集中居住的地区。

在此,哈尼族由逐草而居的游牧民,转变为定居的农民,发展完善了以梯田稻作精耕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形成了以梯田稻作传统为核心的哈尼族民族历史、民族文化。

刻木分水模式,体现科学的农耕灌溉法

稻作精耕农业,是哈尼族自隋唐以来,在哀牢山一带定居后的主要生计手段,稻作生产直接关系到哈尼族的生存与繁衍。哈尼族一千余年定居农耕文化的各个方面,都紧密围绕着梯田稻作生产。

哈尼梯田的开垦程序:察看地形(须考虑水源和坡度两个因素)、竖竿牵绳(保证所开田地的水平)、利用工具挖出一层台地、开沟引水(用水濡湿田土)、搬运石头垫于田中低凹之处并覆盖厚土层、修整边缘形成田埂、从上而下层层开挖。

哈尼梯田的耕作程序(以一年为周期):挖头道田、修水沟、犁田、耙田、冲水肥田、铲埂、修埂、造种、泡种、放水、撒种、蓐草、拔秧、 铲山埂、割谷、挑谷、打谷、晒谷。

为让每一块梯田都得到灌溉,哈尼族人修建沟渠将高山林间山涧和河流里的溪流相接,在山间溪沟低处开挖串珠状水塘,再修建引水沟渠引水下山,顺着山势,自上而下灌溉梯田。

哈尼族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明了水力冲肥入田的施肥方式,即利用水力资源把上游水源区的枯枝落叶肥和村寨牲畜农家肥通过沟渠冲入梯田,实现了农村生活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净化功能。

为保障梯田用水,哈尼族发明了“刻木分水”的管理模式,通过村民公选出负责疏通水沟和分水的“沟长”——以每条水沟的总水量、开沟时各村户投入的劳动力及其梯田面积为依据,在水沟引水入田处放置刻有不同深度和宽度过水槽的木块进行分水。根据各水口所灌梯田面积,按户提交“沟粮”作为沟长的劳动所得。从而实现了梯田灌溉用水的公平和合理分配,避免了水源纷争,体现了科学的“水位-流量关系”经验。

在长期的梯田耕作中,哈尼先民总结并创立了哈尼族传统历法“十月太阳历”。即一年有10个月,一年中有两次重要的公祭节日——祭地神的“昂玛突”节和祭天神的“矻扎扎”节,共五至六日,不计入十月之中。

哈尼人根据当地具体气候条件,总结出《虎珀拉珀卜(又称十二月生产调)》和《哈尼四季生产调》,根据所居之地林木的生长、开花、结实和各种鸟兽的周期性活动,来确认具体的生产节令。

村寨连名现象,成哈尼族父子联名特性

历史上,哈尼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论宗教,表现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

哈尼族很多节日庆典与宗教祭仪相融共生,最重大的两项公共祭祀活动——“昂玛突”和“矻扎扎”,祭祀决定着农业生产存亡的两个神灵“地神”和“天神”。

哈尼族的宗教祭奠仪式由莫批和咪谷负责,他们是哈尼族历史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能熟练传唱民族神话、历史、文学艺术、习惯法、各家族的“父子连名”家谱等。

哈尼族的新寨选址需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地形平缓的山梁或山谷,以便开垦梯田种稻。村寨人口一旦超过梯田稻谷产量的承载极限时即分寨,形成了哈尼族地区的具有父子联名特性的“村寨连名”现象。

在此地,哈尼人基本完成了稻作农业技术的习得,第一次开始了定居农耕生活,初步形成了哈尼族村寨独特的土地利用模式。

此外,《哈尼阿培聪坡坡》中对村寨选址也有“上方的山包做枕头,下头的山包做歇脚,两边的山包做扶手,寨子就睡在正中央;神山神树样样不缺,寨房秋房样样恰当”的描述。

哈尼族房屋修建集中在哈尼十月物候历的一月至三月,即农历十月至腊月“造它(冷季)” 期间进行。此时秋收农忙结束,春耕农忙尚未开始,从事建筑活动的劳动时间可以保证。这个时期气候相对干燥,适合木材、土坯等建筑材料的备置。而且营造传统房屋需要大量来自梯田、森林的农林产品,秋收后物资最为丰足。

哈尼族传统民居因其顶部有四坡草顶,被称作“蘑菇房”。蘑菇房的平面形制一般为矩形,共两层加一层阁楼。一般以石材做基础,土坯砖做墙身,茅草或稻草做坡顶,三合土做平顶屋面,墙身厚可达半米。传统蘑菇房建筑石材来自林中或梯田,土坯砖由当地红土混合切碎的稻草压制晒成。

蘑菇房底层用作牛圈和柴草房(堆放柴草和农具);二层住人,饮食起居均安排于此处;顶层一般用三合土覆盖,用于储存粮食,还在一端筑有露台,作晒台之用。蘑菇房厚实的土坯墙能够隔绝湿气,并具有良好的蓄热功能,冬暖夏凉。

历史上,亚洲成规模的梯田群主要分布在中国、老挝、越南、菲律宾、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地,这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环太平洋梯田文化圈”。

中国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主要分布在南方山岭地区,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和罗平梯田、广西龙脊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和山背花瑶梯田、福建尤溪梯田等,均为水稻梯田。

其中红河哈尼梯田与菲律宾科迪勒拉梯田具有较高一致性, 二者都是亚洲山地稻作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文/张密 赵嘉 陆静伶 图/红河州委宣传部)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今日报丨海口琼山5万亩“福稻”开镰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