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原文赏析(观沧海原文)

2023-06-30 20:43:40来源:互联网
导读

1、《观沧海》汉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资料图片)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6、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9、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10、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11、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12、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13、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14、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15、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

16、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7、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18、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19、《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5、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26、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27、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28、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29、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30、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31、曹操【cáo cāo】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32、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33、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34、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35、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36、《观沧海》原文如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4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2、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3、《观沧海》翻译如下:向东来到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44、海水是多么的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边。

45、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枝叶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动着此起彼伏的波浪。

46、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47、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的。

48、我非常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49、《观沧海》出处:《观沧海》出自《乐府诗集》中的《曹操集》,《观沧海》这个名字是后人根据第一句话拟定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50、这首诗是在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51、这首四言绝句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曹操更是以景托志,表达了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52、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字绝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53、《观沧海》创作背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54、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55、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56、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57、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58、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

59、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60、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61、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62、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63、 身为副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64、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65、《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6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6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0、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1、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72、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73、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74、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75、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76、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77、作者:曹操年代:两汉赏析: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78、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79、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80、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81、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82、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83、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84、《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85、《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86、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87、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88、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89、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90、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9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92、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93、“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上一篇: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推动氢能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