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出海,已过万重山?

2023-08-19 01:06:44来源:电动湃

小鹏高管离职,是美国人搞出来的事?我们讲脱钩,就连人才也要脱钩?这是最近听到的一种说法。

大家好,我是曹安同学。今天聊一个事,脱钩问题,对电车出口到底有哪些影响?

先看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了 214 万辆,同比增长 76%,超过了日本同期出口的 202 万辆。


【资料图】

对,你没听错,在出口这个维度上,我国已经超过了日本。

再划个重点,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是 25%,接近国内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

结论很清楚,我国汽车出口有点猛,电车出口也很猛。

但是,在这个脱钩理论横行的世界里,你做的好,肯定会动某些人的蛋糕,某些人也肯定会找理由给你添堵,到底堵在哪?我们又能怎么办?

01

脱钩的影响

中美脱钩,目前看,已经不限于 " 加关税 " 那么简单了,就连民间交流,也有点困难重重。

去年三月起,因为俄乌在打仗,美国和俄罗斯互相看不顺眼,怎么办,我先禁止你的飞机从我领空上飞。

按理说,这和中国没啥事。但是,中美之间的航班,其实要经过俄罗斯领空,因为那样距离更短。但美俄这么一搞,就得绕路了,原本穿越俄罗斯,走北极航线,单程大概需要 15 个小时,现在绕路,就会增加到 18 个小时。

特别是从美国起飞的返程航班,不管你什么航司,必须得绕路。多出来的 3 个小时,都是成本,最终还得消费者来承担。

有一组数据很夸张,今年一季度,我国入境旅游接待仅有 5.2 万人次,对比 2019 年同期 370 万人次,悬殊巨大。(数据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所以,最近你能听到一种声音," 老外不来中国了 "。

如果连民间交流也开始受限,脱钩的影响就很大了,特别是对一些高端人才而言,它可能会逼着你站队。

科学无国界,在这种背景下就不灵了,因为科学家有国界。

去年 10 月,美国出台了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限制条款,提出美国人员在没有许可证的条件下,如果支持中国先进芯片的研发或生产,将会受到民事或刑事处罚,有可能取消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

对高端人才进行限制,老美的手是真黑。所以,也有很多声音猜测,这次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宙离职,可能和美国的人才限制有关系。

直接点说,别想骑墙,赶紧站队。

中国企业想出海,也是困难重重。

宁德时代的电池不是很猛吗?福特本来想拉着宁德时代在美国合资建厂,你知道条件有多苛刻?50 比 50 的股权?门都没有!最后,就真的只是名义上的合资,宁德时代只能委屈巴巴,以 " 技术支持 " 的形式协助福特在美国建电池厂。

中国的汽车卖到美国呢?也很难!

今年 7 月,蔚来老板李斌就吐槽过,马斯克来中国,我们给他那是红毯级别的礼遇,但中国电车要想卖到美国,却是一道又一道关。

美国佬非常支持电动车发展,但它要做这个世界的王,它知道电动车背后是巨大的产业蛋糕,只想把全球市场割两半,中国的归中国,中国以外的归美国。

去年,美国推出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就是想搞贸易保护,加强制造业回流。电动车是重头戏,美国非常希望建立起自己的电动车产业链。

看看条款就知道了,这个法案说,要想在美国获得电动车补贴,那就必须在北美完成组装,而且,部分电池的原材料必须来自美国,或者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而一旦被查出来自 " 外国敏感实体 ",那就会取消补贴资格,也不会有税收抵免。

到底在针对谁?不用多说了。

02

欧洲的选择

美国油盐不进,欧洲又会怎么选择?

回到电车出海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欧洲是非常重要的 " 潜力股 "。欧洲人喜欢环保,电动车增长也蛮快,从 2018 到 2022 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58%。

中国电车出海,欧洲这个市场得去抢。

不过,话说回来,汽车是欧洲的重磅产业,他们真的愿意让我们去分蛋糕吗?

这条路啊,也没有那么简单。

" 嘴炮大神 ",Stellantis 的 CEO 唐唯实,特别喜欢把中国汽车搞成敌对势力。他在今年的 CES 展上就说了,欧洲汽车正处于与中国竞争的十字路口,如果欧洲汽车找不到应对中国汽车进军欧洲的办法,那必然会有一场 " 可怕的战斗 "。

它把你当敌对势力了,那不得搞点事防着你?

今年 6 月,欧洲搞了一个《电池法》,明确表态,将来入欧的工业电池必须有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以及数字护照。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国电车出海的成本压力。

当然,我们也前置地做了一些准备,一些中国电池企业,已经在当地建厂了。

更狠一点的,是担心欧盟对中国电车搞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站在它的角度来说,中国电车大批涌入欧洲,肯定会威胁当地的汽车产业。

就连德国人,也不装了。

今年 7 月,德国发布了 " 中国战略 "。讲的是,德国要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强调 " 技术主权 ",对抗中国 " 全球市场和技术的支配地位 ",还要加强对华投资审核。

以大众投资小鹏这件事来看,明面上,是大众对小鹏技术实力的认可,特别是对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技术认可。

但从暗面讲,这也是大众 " 轻量化投资 " 的一种做法,它直接采购中国车企的平台来造车,主要面向中国市场,和自己搞平台相比,肯定缩减了资本投入。

奥迪用智己的平台,捷达用零跑的平台,自上而下,全了。在大众的脑门上,就一个字 " 省 "。它正在把中国市场变成一个区域市场,用中国市场最省钱的办法,解决中国市场的问题。

阴谋论一点讲,它并非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而是在考虑轻量化撤退。

一直说脱钩,这个趋势,暗戳戳地流动,而且正在全面进行中。中国电车出海是好事,但能走多远,还不知道,保持谨慎,保持清醒,保持低调。

关键词:

上一篇: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会见东芝公司代表执行役专务社长今野贵之
下一篇:最后一页